2025年10月18日,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成功举办"智教未来:AI赋能课堂的实践与创新"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丰台区第二中学承办,是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课题成果展示交流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伊始,丰台二中教育集团校长支梅作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报告指出,丰台二中作为拥有六十余年办学历史的优质学校,已构建起涵盖4所小学、6所初中、2所高中的教育集团,其"尚品"课程体系荣获北京市优秀课程称号。


在课题展示环节,李盼老师汇报了"大单元视域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该研究聚焦AI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与精准化。现场展示的AI助力教学表格详细呈现了AI在课前预习、学情诊断、作业设计、课后辅导等全流程的应用价值。

张海岩老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升级方面普遍面临“瓶颈”,传统的学习活动模式虽研究充分,但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针对这一难题,他提出,人工智能(AI)技术的融合应用为破解困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助力。

张老师详细阐释了AI技术所带来的三大变革性支点:一是实现文本细读的自动化,助力师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二是实现写作反馈的即时化,通过“生生-师生-人机”的多元互动,依托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写作指导,实现作文水平的快速“升格”;三是实现文化情境的可视化,变抽象为具体,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文化理解。她强调,这些技术的应用,旨在超越标准化答案的局限,为学生构建深度读写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与会专家指出,面对高中语文思维升级遇瓶颈的现状,AI技术为文本细读自动化、写作反馈即时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局限。

本次展示活动充分展现了丰台区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的集体学习中所强调的,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丰台二中的实践为AI赋能课堂提供了有益借鉴,必将推动区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李汉渊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