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
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教育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阜阳现代职业学校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综合提升高级研修班


应二十一世纪国基教育科技研究院的邀请。8月17日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敬杰博士来到杭州兰里雷迪森大酒店17层厚诚厅做演讲。题目是《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教育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大会由阜阳现代职业学校罗松岭主任主持。

image001.jpg

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中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深刻转型。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将从战略定位、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深化以及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全面分析我国中职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认识与实践路径。

image003.jpg

中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战略升级: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战略定位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从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层次"向具有鲜明特色的"类型"转变。这一转变在政策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制度保障。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从根本上破除了"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为中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中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其功能定位已从单纯的"谋业"转向更加注重"人本",强调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这一定位凸显了中职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和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image005.jpg

从规模上看,我国中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2915万人,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在服务国家产业发展方面,中职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中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

随着定位的转变,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更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如湖南省积极传承弘扬"楚怡"职教精神,省政府启动职业教育"楚怡"行动,累计投入20亿元,支持14个市州分别改扩建1"楚怡"中职学校,努力打造一批示范标杆。这种特色化发展路径正是中职教育类型定位的具体实践。

image007.jpg

阜阳现代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韩东飞做总结发言。下面我谈一下,今天上午的学习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新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多重浪潮叠加冲击,中职教育这个曾经稳定的航船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中职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王敬杰研究员在《新型势下我国中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认知和实践》讲座中,以其深厚的学术沉淀和敏锐的政策洞察,从中职教育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新形势。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办学方向和定位,新形势下中职教育适应性发展的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职教育,在时代大变局中的转型路线图。这场讲座不仅是对中职教育的剖析,更是对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中职教育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未来发展坐标;如何走出困境创新发展;王敬杰研究员结合当前政策导向与教育实际,提出以下核心观点:1,办学定位基准化:中职教育需在“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定位下。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合理规划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比例,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与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政策相结合。2.治理体系现代化:中职学校需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同时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协同育人机制。3.人才培养标准化: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配套教学标准。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变革同步课程,教材要呈现新技术、新形式、新形态。通过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衔接性。4.数字化转型深化:职业教育需加快数字化进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和教学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5.政策支持体系化:地方政府应出现针对性政策,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系统性支持。

image009.jpg

面向未来,王敬杰研究员描绘的中职教育图景既充满挑战又孕育希望,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职教育将越来越凸显其“终身学习的基石”的功能定位。这意味着中职教育内容的根本性变革:减少特定技能的机械训练,增加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弱化专业之间的壁垒,突破校园围墙的时空限制,构建虚实结合的学习空间。

讲座结束时王敬杰研究员引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作为结束语:“教育不是为了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这句话在新形势下具有特殊的启示。中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归根结低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唤醒生命潜能,丰富人生的体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中职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替代选项”而是多样化成长的“必要路径”;不是中考失败者的“收容所”而是人才成长的“多元立交桥”当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中职教育自立会找到其在新时代的坐标方位。

image011.jpg

总之,王敬杰研究员的讲座,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站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高度,高屋建瓴,给我们职教人无尽的启发和思考——未来已来,我们怎么办!(粟林 撰)